黑色食物為什麼最貴:(廚師、大盜、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 )
英國導演彼得格林那威(Peter Greenaway)1989年的
《廚師,大盜,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》
(The cook, the thief , his wife and her lover)
「廚師、大盜、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」整部電影是一節接一節的慾望街車,滿載著慾望化身的人
物,場景相銜、角色相追隨,圈成一盞慾望饕餮的走馬燈。
三名主角加入饕餮俱樂部的資格,分別是大盜的暴飲暴食、太太的激情狂戀、以及情人的嗜書成
癡。吃喝、戀愛與讀書,在「廚」片中串成了一圈、互相呼應。
食與色相連,一向是敘事藝術裡的噱頭,從小說「金瓶梅」那套「兩個肉圓子夾著一條花觔滾子
肉」的性食譜、到伊丹十三所導「蒲公英」那套「以舌餵蛋達高潮」的進餐術,各領風騷。
「廚」片一氣並陳了食色交煎的餐廳、殺生剖屍的廚房、解放排泄的廁所、展示死亡的肉庫凍房、
以及由繁華而腐臭的生鮮貨櫃、終至最後熱騰騰的「紅燴全屍」上桌;導演葛林威在意象上多線締
結了食、色、與死亡。
廚師曾解釋黑色的食物為什麼定價最貴:「因為像是在咀嚼死亡。」
葛林威亦一再以情人的嗜書與大盜間的嗜食作對比,其實這也是很普遍的聯想,我們平常說「填
鴨」、「啃書」都有這層意思。
即使將嗜書與性愛相連,也是古已有之,「晉書」和「梁書」都記有把嗜書者稱作「書淫」的例
子,一直到清朝張變,依然被冠上「書淫」封號。
「廚」片中的情人在餐廳裡啃書、在書堆裡作愛、最後生吞一冊「法國大革命」而死,埋屍書墳
下。而大盜則口塞情敵之人肉而死,曝屍餐桌上。這一對饕餮各自以最愛的方式、「咀嚼」了死
亡。好玩的是情人在偷食大盜的禁臠後,自己又被烹成了大盜口中的珍臠。
除了「有慾無類」之外,「廚」片的所有設計更能揭示事物的本相、展覽附著於本相的眾相──從
攝影機運動來看,棚肉搭景的骨架歷歷、卻又能紛呈餐廳、廚房、廁所等眾相;從服裝道具燈光及
場景來看,也點明了「羽、殼、膚、衣、光、盡是皮相;豬、魚、鵝、人、糞、無非食料」的題
旨。
葛林那威就像片中那位廚師一般,剝除皮相、融諸料於一爐,擺成了一席精緻駭俗的怪宴。